首页 > 诗文 > 谢枋得的诗 > 庆庵寺桃花

庆庵寺桃花

[宋代]: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庆庵寺桃花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年的桃源人为了避秦之乱,找到这么一个男耕女织的佳地,但他们没有年历记载,只是看到桃花盛开,才知道是新的一年来到了。

倘若我住在桃花源里,就一定不让桃花瓣落入溪水之中,随水流出,为的是怕再有打渔人见到水中桃花,随水找到洞口进来啊!

注释

庵:古时的庙的名称,和尚住居为庙,尼姑居处为庵;亦有把文人的书斋称为庵的。

桃源:指晋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地方。故事说,有打渔的人顺水中的桃花,找到源地。由泂洞口入桃花源,另是一番世界。

桃红:桃花开放。

遣:让。津:渡口。这里进入桃花源的洞口。

庆庵寺桃花鉴赏

  处于南宋末年的谢枋得,对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统治者花天酒地,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劳动人民却动荡之中,过着艰辛的日子。诗人见到庆金庵的桃花盛开,并没有引起他观赏的兴起,而是从桃花源流水,联想到了桃花源这个理想中的地方。诗人由此落笔,驰骋想象,写下了这首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绝句。首句从桃花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并用一“寻”字写出是“避秦”的好地方。他们长期生活在这里,欢度着幸福的年月,无忧无虑,连后来的汉及魏晋这些朝代都不知道,自然更会知道神州又经过盛唐、二宋这些年代了。他们是如何计算历法呢?“桃红又是一年春”,是靠桃树开花,才知又是一年。虽写得是计算历法的方法,但表达的诗意却远不仅如此,而是更进一步形容了这个美妙的绝俗之地。三四两名在,作者又从实景出发,“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花一开,万一随流水出洞口,再有渔人发现怎么办呢?如果我在那里,就决不会让桃花落入水中。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表达对桃源的向往。当然,这种桃源佳景,只是向往而已,当时世上除了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过着动荡不定生活,哪还有这样的乐园呢?

谢枋得简介

唐代·谢枋得的简介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 谢枋得的诗(88篇)

猜你喜欢

用晦以三寸箧贮金字佛经咒二十余卷精工之甚感而赋谢

明代王世贞

函端舍利发,知尔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终。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类群龙藏,收来一钵中。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 其六

倪岳

五代悠悠转盻间,安荣不动却如山。但知长乐全身地,大节孤忠总是闲。

题扇二十四首

宋代曹勋

瀰瀰水槛俯横桥,水面新荷影动摇。

时向青空飞白鹭,不妨悲翠立兰苕。

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三首 其三

彭桂

更传儿女意,尽解忆长安。索饭啼堪念,牵衣别自难。

两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此际愁何似,秋风暮更寒。

再次韵杨宰七首

宋代陈造

骤闻行旅叹赍粮,无复居人肯馈浆。

十袭君诗要娱老,却愁痛定说常暘。

中隐庵

宋代赵德孺

在昔避世贤,隐居岂自喜。甘守西山饿,清洗颍阳耳。

一旦事高尚,万古激贪鄙。孰谓乐山林,便可轻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