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
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宋代。苏轼。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宋代]:苏轼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
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靈隐前,天竺後,兩澗春淙一靈鹫。
不知水従何處來,跳波赴壑如奔雷。
無情有意兩莫測,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錢塘六百日,山中暫來不暖席。
今君欲作靈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能與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書中書。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明代:
方蕖
楼船青雀繫河梁,别思天涯酒一觞。兰佩乍分心上结,柳丝新折路头霜。
碧霄有梦吴洲远,明月无情越水长。却忆子猷书剑外,暮山云雨似潇湘。
樓船青雀繫河梁,别思天涯酒一觞。蘭佩乍分心上結,柳絲新折路頭霜。
碧霄有夢吳洲遠,明月無情越水長。卻憶子猷書劍外,暮山雲雨似潇湘。
明代:
于慎行
亲函玺绶赐王侯,百二秦关亦壮游。华岳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苇日边流。
星潢色动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咫尺昆崙应可问,乘槎莫到海西头。
親函玺绶賜王侯,百二秦關亦壯遊。華嶽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葦日邊流。
星潢色動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咫尺昆崙應可問,乘槎莫到海西頭。
明代:
赵迪
穷冬天地闭,积雪暗河关。身世随孤雁,家林隔万山。
江声回积梦,灯影对愁颜。遥夜心千里,萧萧两鬓斑。
窮冬天地閉,積雪暗河關。身世随孤雁,家林隔萬山。
江聲回積夢,燈影對愁顔。遙夜心千裡,蕭蕭兩鬓斑。
:
傅义
杜宇催人快繫风,羲娥行色太匆匆。纵非看得韶光贱,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渐老,叶方浓。绿荫犹肯护馀红。白头喜与青春侣,尽揽芳菲入梦中。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阴阴水北村,满床书卷一桐孙。雨声长在黄梅树,四月来时不出门。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宋代:
陆游
孔明百亩桑,景略十具牛,岂无子孙念,饱暖自可休。
种桑吾庐西,微径出南陌,三月叶暗园,四月葚可摘。
孔明百畝桑,景略十具牛,豈無子孫念,飽暖自可休。
種桑吾廬西,微徑出南陌,三月葉暗園,四月葚可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