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庭抗礼
词语解释
分庭抗礼[ fēn tíng kàng lǐ ]
⒈ 抗:对等相当,也作“伉”。原意为宾主分处庭院两边,相对设礼,以平等之礼相待。后喻指平起平坐,相互对立。
例偏据一偶,分庭抗礼。
英stand up to sb.as an equal; act independently and defiantly; make rival claims as an equal; match one's wits; treat sb. as an equal;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分庭伉礼”。
⒉ 以平等之礼节相见。古代宾主相见时,主人站在庭院的东边,客人站在西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
引《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史记·货殖列传》:“﹝ 子贡 ﹞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东乡》:“《曲礼》説曰:‘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则是客与主人敌礼者,即居西对东,以与主人匹,所谓分庭抗礼者也。”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忙了几日, 匡超人 又进城去谢知县。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酒饭,叫他拜做老师。”
⒊ 彼此地位相同或势力相等,可以抗衡。
引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本朝内官之制》:“近日内务府大臣多由僚属骤迁,又无重臣兼领,故敬事房总管辈多与诸大臣分庭抗礼,无復统辖之制。”
国语辞典
分庭抗礼[ fēn tíng kàng lǐ ]
⒈ 彼此的关系对等,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当。也作「分庭伉礼」。
引《儒林外史·第四〇回》:「但凡做的来,萧云仙就和他分庭抗礼,以示优待。」
近平分秋色 平起平坐
反和衷共济 自甘雌伏
最近近义词查询:
发动的近义词(fā dòng)
杰作的近义词(jié zuò)
注册的近义词(zhù cè)
技术的近义词(jì shù)
大概的近义词(dà gài)
数目的近义词(shù mù)
术士的近义词(shù shì)
参加的近义词(cān jiā)
全体的近义词(quán tǐ)
合格的近义词(hé gé)
坚决的近义词(jiān jué)
时兴的近义词(shí xīng)
口气的近义词(kǒu qì)
乐园的近义词(lè yuán)
慢吞吞的近义词(màn tūn tūn)
必定的近义词(bì dìng)
部门的近义词(bù mén)
冷光的近义词(lěng guāng)
组成的近义词(zǔ chéng)
扩大的近义词(kuò dà)
应有尽有的近义词(yīng yǒu jìn yǒu)
航海的近义词(háng hǎi)
规律的近义词(guī lǜ)
贫民的近义词(pín mín)
年终的近义词(nián zhō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