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ǎnglǎo

长老


拼音zhǎng lǎo
注音ㄓㄤˇ ㄌㄠˇ

繁体長老

长老

词语解释

长老[ zhǎng lǎo ]

⒈  年纪大的人。

elder;

⒉  对和尚的尊称。

小长老。

elder of a Buddhist monastery;

引证解释

⒈  老年人。

《管子·五辅》:“养长老,慈幼孤。”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近世之事,语尚在於长老之耳。”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臣闻长老言:隋 之末代,天下犹平。”
清 唐甄 《潜书·除党》:“清 之有天下也,党人之长老犹有存者。”

⒉  佛教对 释迦 上首弟子的尊称。

如:长老 舍利弗 ;长老 须菩提。

⒊  住持僧的尊称。

宋 善卿 《祖庭事苑·释名谶辨·长老》:“今禪宗住持之者,必呼长老。”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逕来 灵隐寺 投奔 印铁牛长老 出家,做了行者。”
《水浒传》第四回:“寺里有五七百僧人,为头 智真长老,是我弟兄。”

⒋  用为僧人的尊称。

唐 白居易 《闲意》诗:“北省朋僚音信断,东林长老往还频。”
《西游记》第十三回:“长老休怕,我不是歹人。”
明 顾元庆 《夷白斋诗话》:“南方谚语有:‘长老种芝麻--未见得。’……﹝芝麻﹞种时必得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长老,言僧也。若独种必无可得之理,故云。”

国语辞典

长老[ zhǎng lǎo ]

⒈  年长者的通称。

《吕氏春秋·孟秋纪·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见其长老而敬礼之。」

⒉  佛教用语:(1)​ 对戒腊高的比丘之尊称。也称为「上座」。(2)​ 寺院的住持和尚。元·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长老在法堂上高叫:『两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赔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
《西游记·第九回》:「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

⒊  基督教长老会中的执事者。多由较早入教的年高德劭者担任。

分字解释


※ "长老"的意思解释、长老是什么意思由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在此之前,津巴布韦曾拒绝"长老会"入境。虽然穆加贝会竭尽全力对此进行阻挠,但安南事实上已悄悄接手调解者一职,这也是众望所归。

2.那西云城城主,元婴期大修士潘云禄,正是紫衣的嫡亲娘舅,也就是你那大长老的亲姐夫。

3.第三路,罗长老化装成闯关东的江湖好汉,打大长梁山下东张西望地进过,被喽??棺。

4.宗主白素衣和其他几位长老也盘问过几次秦小婉,可秦小婉在得到易若晨的庇护之后,一口咬定当日所言,非往唐风头上扣屎盆子。

5.叶芷冰也是三人中的一看,因为陪同过莫羽几日,便被大长老派了过来,大长老认为莫羽不会那么的安分守己,让叶芷冰来也有监管的意思。

6.脾气暴躁的太上长老不留余情的顶了回去!“哼!”。

7.一百十二、原来你就是许师弟,相貌堂堂,彬彬有礼,一看就是出自大方之家,大长老已经吩咐过了,许师弟这边请,我这就带你进去。

8.不过帮里有位魏长老,性情火爆耿直,疾恶如仇,千万不能让他知道你是天忍教的,不然他可会翻脸不认人的。

9., 1981年,父母遂其志,至嵩山礼少林寺方丈行正长老为师,披剃出家,旦暮依侍,亲炙师教,锤炼有年,慧行俱进。

10.19岁,虚云逃往福州鼓山,落发为僧,拜妙莲长老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