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二五而不知十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基本解释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暂未找到成语识二五而不知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识二五而不知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品头论足 | 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
轻而易举 |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
遏恶扬善 |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
上气不接下气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
来去无踪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
一时一刻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
富贵骄人 | 《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
群龙无首 |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目不忍见 |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