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前不顾后的成语故事

拼音gù qián bù gù hòu
基本解释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顾前不顾后的典故
这年端阳节,贾府自然大摆筵席,热闹非凡。筵席散后,贾宝玉去找林黛玉,林黛玉只是闷闷不乐不理他,晴雯上来给宝玉换衣服,不幸把扇子掉地损坏,宝玉气得骂她顾前不顾后。口齿伶俐的晴雯毫不示弱与他顶嘴,袭人忙上来解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顾前不顾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叶知秋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大有可为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
一视同仁 |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
反求诸己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盲人说象 | 元 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
以权谋私 |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
敏而好学 |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肝胆欲碎 | |
饥肠辘辘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