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挈目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撒网时,举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张开。比喻抓住主要环节,以带动其余;或抓住要领,条理分明。同“纲举目张”。
出处清 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于是南北并举,纲挈目张。”
基础信息
拼音gāng qiè mù zhāng
注音ㄍㄤ ㄑ一ㄝˋ ㄇㄨˋ ㄓㄤ
繁体綱挈目張
感情纲挈目张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补语、分句;比喻条理清楚。
近义词纲举目张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物美价廉(意思解释)
- 畏缩不前(意思解释)
- 反哺之私(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纲挈目张的意思解释、纲挈目张是什么意思由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手舞足蹈 |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犬马恋主 | 喻臣下眷怀君上。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