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鼓不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基础信息
拼音fēng gǔ bù xī
注音ㄈㄥ ㄍㄨˇ ㄅㄨˋ ㄒ一
繁体烽皷不息
感情烽鼓不息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战乱不止。
近义词烽火连年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迩安远至(意思解释)
- 物美价廉(意思解释)
- 满满当当(意思解释)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解释)
- 满腹经纶(意思解释)
- 乐道好古(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见所不见(意思解释)
- 入文出武(意思解释)
- 地平天成(意思解释)
- 音容如在(意思解释)
- 远近驰名(意思解释)
※ 烽鼓不息的意思解释、烽鼓不息是什么意思由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浑然一体 | 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
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横眉冷对千夫指 |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
高步阔视 | 同“高视阔步”。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